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新冠疫情进入第四年,各国要尊重科学、持续监测、承担责任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新冠疫情进入第四年,各国要尊重科学、持续监测、承担责任
健康及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主任克鲁格 (Hans Henri P. Kluge) 今天召开记者会,通报了欧洲新冠疫情的最新进展。他强调,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四年,各国应确保尊重科学、持续监测、承担责任,以确保所有人的未来。
尊重科学
克鲁格表示,目前中国的确诊病例激增,但当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前已经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出现过,因此预计暂时不会对欧洲区域产生重大影响。
他指出,虽然中国已经共享了病毒基因测序的相关信息,但世卫组织需要更加详细、定期更新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当地流行病学和变异株的信息,以更好地掌握疫情的发展情况。
目前,欧洲部分国家采取了预防性的入境限制措施。就此,克鲁格表示,各国有理由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民众免受病毒感染,但他同时呼吁采取行动的国家要确保此类措施以科学为基础、力度适当且不能带有歧视。
持续监测
克鲁格指出,过去一年间,欧洲区域许多国家大大放宽了对新冠疫情的监测,向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上报的有关变异株和相关病例的信息也有所减少。
他提醒道,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三年间,许多国家艰难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基本药物短缺、医疗工作人员疲惫不堪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旦出现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原本就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就会面临威胁。因此,欧洲各国必须做好及时的预测和检测,并采取应对措施。
承担责任
克鲁格指出,进入2023年,欧洲以及中亚各国不能对疫情掉以轻心,需要加大力度实施有效的策略。
这要求各国紧急重新投资并承诺加强病毒学和基因组监测,包括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废水监测;投资和保障医疗队伍,许多地区的医疗人员往往面临着病毒的威胁,这会影响医疗服务的有效提供。
此外,克鲁格呼吁各国政府和民众采取以下5项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
- 加大疫苗接种力度;
- 为优先群体接种加强针;
- 提倡在室内以及乘坐公共交通时佩戴口罩;
- 在学校、酒吧、餐馆、开放式办公区、公共交通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公共场所加强通风;
- 为面临严重疾病风险的患者提供早期和适当的治疗。
这些措施还有助于减少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流感的传播,这些问题也正是卫生部门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尊重科学
克鲁格表示,目前中国的确诊病例激增,但当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前已经在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出现过,因此预计暂时不会对欧洲区域产生重大影响。
他指出,虽然中国已经共享了病毒基因测序的相关信息,但世卫组织需要更加详细、定期更新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当地流行病学和变异株的信息,以更好地掌握疫情的发展情况。
目前,欧洲部分国家采取了预防性的入境限制措施。就此,克鲁格表示,各国有理由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民众免受病毒感染,但他同时呼吁采取行动的国家要确保此类措施以科学为基础、力度适当且不能带有歧视。
持续监测
克鲁格指出,过去一年间,欧洲区域许多国家大大放宽了对新冠疫情的监测,向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上报的有关变异株和相关病例的信息也有所减少。
他提醒道,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三年间,许多国家艰难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基本药物短缺、医疗工作人员疲惫不堪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旦出现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原本就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就会面临威胁。因此,欧洲各国必须做好及时的预测和检测,并采取应对措施。
承担责任
克鲁格指出,进入2023年,欧洲以及中亚各国不能对疫情掉以轻心,需要加大力度实施有效的策略。
这要求各国紧急重新投资并承诺加强病毒学和基因组监测,包括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废水监测;投资和保障医疗队伍,许多地区的医疗人员往往面临着病毒的威胁,这会影响医疗服务的有效提供。
此外,克鲁格呼吁各国政府和民众采取以下5项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
- 加大疫苗接种力度;
- 为优先群体接种加强针;
- 提倡在室内以及乘坐公共交通时佩戴口罩;
- 在学校、酒吧、餐馆、开放式办公区、公共交通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公共场所加强通风;
- 为面临严重疾病风险的患者提供早期和适当的治疗。
这些措施还有助于减少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流感的传播,这些问题也正是卫生部门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今天向该机构194个会员国表示,新冠疫情进入第四个年头,虽然全球的疫情状况有所改善,但每周仍报告有1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真实的死亡人数可能远高于此。他还对XBB.1.5亚谱系在多国的传播以及中国的疫情现状表示担忧。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今天在本年度第一次疫情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激增,世卫组织对中国民众面临的生命风险表达关切。他再次要求中国提供实时可靠的疫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