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上升

亚洲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上升
《2021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突出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力、财力和环境损失、加剧了粮食不安全和贫困、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冰川消退将冲击子孙后代的用水安全
关于未来的水资源压力,该报告还描绘了一幅令人堪忧的情景。包括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内的亚洲高山地区是极地区域以外冰量最大的地区,冰川覆盖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冰川消退正在加速,由于2021年异常温暖和干燥的条件,许多冰川遭受了严重的质量损失。这些“世界水塔”对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淡水供应至关重要,因此,冰川消退会对子孙后代产生重大影响。
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
在亚洲,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是最严重的危害。
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教授表示,报告显示的气候指标和极端事件以及预计亚洲大部分地区未来降水量的增加都表明:加强预警系统极为重要,
他说:“联合国全民预警计划将有助于保护人们免受更频繁、更强烈的极端天气的影响 – 而亚洲尚有重大空白需要填补。”
经济损失上升
报告显示,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大多数灾害类型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上升。与2001-2020年的均值相比,干旱、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上升了63%、23%和147%。
2021年,亚洲共发生了100余起自然灾害事件,其中80%为洪水和风暴事件。这导致了近4,000人死亡,其中约80%因洪灾所致。总体上,4830万人受到了这些危害的直接影响,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56亿美元。
根据该报告,尽管洪水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最高,但在该地区,受干旱影响的人数最多。
沙尘暴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2021年,洪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高(184亿美元),其次是印度(32亿美元)和泰国(6亿美元)。
风暴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印度(44亿美元)、中国(30亿美元)和日本(20亿美元)。
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表示:“尽管我们在建立预警系统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样,新的基础设施需要增强复原力,同时改善水资源管理和旱地农作物生产,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带来经久、广大的惠益。”
为适应气候变化进行投资
据亚太经社会《2021年和2022年亚太灾害报告》估计,在亚洲,中国每年需要的适应投资最高,为1888亿美元,其次是印度,为463亿美元,日本为265亿美元。按占本国GDP的百分比计算,尼泊尔的成本估计最高,为1.9%,其次是柬埔寨,为1.8%,印度为1.7%。
大多数亚洲国家已在其气候行动计划中将适应列为优先事项,其中大多数已将水、农业和粮食安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卫生健康等领域列为重中之重。
《2021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突出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力、财力和环境损失、加剧了粮食不安全和贫困、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冰川消退将冲击子孙后代的用水安全
关于未来的水资源压力,该报告还描绘了一幅令人堪忧的情景。包括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内的亚洲高山地区是极地区域以外冰量最大的地区,冰川覆盖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冰川消退正在加速,由于2021年异常温暖和干燥的条件,许多冰川遭受了严重的质量损失。这些“世界水塔”对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淡水供应至关重要,因此,冰川消退会对子孙后代产生重大影响。
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
在亚洲,与水相关的极端事件是最严重的危害。
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教授表示,报告显示的气候指标和极端事件以及预计亚洲大部分地区未来降水量的增加都表明:加强预警系统极为重要,
他说:“联合国全民预警计划将有助于保护人们免受更频繁、更强烈的极端天气的影响 – 而亚洲尚有重大空白需要填补。”
经济损失上升
报告显示,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大多数灾害类型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上升。与2001-2020年的均值相比,干旱、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上升了63%、23%和147%。
2021年,亚洲共发生了100余起自然灾害事件,其中80%为洪水和风暴事件。这导致了近4,000人死亡,其中约80%因洪灾所致。总体上,4830万人受到了这些危害的直接影响,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56亿美元。
根据该报告,尽管洪水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最高,但在该地区,受干旱影响的人数最多。
沙尘暴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2021年,洪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高(184亿美元),其次是印度(32亿美元)和泰国(6亿美元)。
风暴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印度(44亿美元)、中国(30亿美元)和日本(20亿美元)。
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表示:“尽管我们在建立预警系统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样,新的基础设施需要增强复原力,同时改善水资源管理和旱地农作物生产,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带来经久、广大的惠益。”
为适应气候变化进行投资
据亚太经社会《2021年和2022年亚太灾害报告》估计,在亚洲,中国每年需要的适应投资最高,为1888亿美元,其次是印度,为463亿美元,日本为265亿美元。按占本国GDP的百分比计算,尼泊尔的成本估计最高,为1.9%,其次是柬埔寨,为1.8%,印度为1.7%。
大多数亚洲国家已在其气候行动计划中将适应列为优先事项,其中大多数已将水、农业和粮食安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卫生健康等领域列为重中之重。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周一发布的次区域报告指出,在全球变暖幅度处于1.5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的情形下,气温每升高一度都会增加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遭遇热带气旋的风险。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今天发布的2021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 指出,为了实现《2030年议程》,亚太地区在任何领域都必须加速进步,并立即扭转其在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退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