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首个全天候太阳能村助力可持续发展
印度首个全天候太阳能村助力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与环境
本周,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访问印度期间,参观了古吉拉特邦的一个示范项目现场,该项目被宣布为印度第一个太阳能发电村。秘书长赞扬了村民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他说,这不仅改变了社区的生活,而且这种举措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42岁的丧偶妇人格蒂·卡拉什斑(Gadei Kailashben)是古吉拉特邦莫德拉(Modhera)太阳能村的居民。她靠微薄的农业收入养家糊口。政府在她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大大缓解了她家庭开支的压力。
她说:“以前没有太阳能的时候,我不得不支付巨额的电费,接近2000印度卢比(约合175元人民币)。但是,随着太阳能的安装,我家电费现在是零。从冰箱到洗衣机,我家里的所有电器都靠太阳能供电。我现在连1卢比的电费都不用付了。”
“多出来的钱现在都存在我的账户里。我把这笔钱用来支付日常的家庭开支,以及我孩子的教育。”

可再生能源成为收入来源
改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使村民们能够使用更多的家用电器,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而不必担心电费,而且可再生能源还成为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38岁的阿莎本·马亨拉巴(Ashaben Mahendrabha)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同一个村庄。她说:“我们在农场工作,以前要为农业支付巨额电费。自从我们村里安装了太阳能,我们现在省下了很多电。早些时候,我们的电费大约是2000卢比。现在账单是负数。”
由于用电少于太阳能发电,阿莎本不仅省下了过去需要支付的电费,而且产生的多余电力可以卖回给电网,她因此得到了报酬。

她说,“当项目团队第一次向我们提出太阳能的想法时,我们并不理解这个概念,所以我们拒绝安装。我们不识字,不了解什么是太阳能。但是,慢慢地,团队让我们了解了太阳能的概念和优势,以及我们将如何节省电力和金钱,然后我们对太阳能产生了兴趣。”
六个月前,同一村庄的甘维(Gadhvi)一家在他们房子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
甘维认为,这个项目不仅让他们省下了电费,而且节省下来的钱将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舒适。
他说:“以前我们的电费是3000卢比,而在使用太阳能后,现在是零。这些太阳能板让全村受益。所有的机构,如学校,公共机构都受益于村里的太阳能发电。现在我们不需要额外的电力,所有屋子都靠太阳能供电。”

他感叹道:“这些省下的钱就像是我们养老退休金。我们真的很高兴”。
甘维的妻子苏拉本(Surajben)满脸笑容,急于向其他村庄推荐太阳能。她说:“如果这种太阳能板能在全国范围内安装,那将是非常有利的。感觉就像太阳神通过它的光芒为我们提供能量。我们莫德拉村所获得的好处应该会惠及整个国家。”
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参观这个太阳能示范村时与莫德拉村的村民进行了交谈,他对政府和村民的努力表示赞扬。
他说:“在1000年前建造太阳神庙的地方,矗立起一座新的太阳能庙。事实上,太阳能正在改变这个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带来更多的繁荣。但同时,也为拯救我们的星球,使其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来自太阳神的灵感
莫德拉村是古吉拉特邦标志性的太阳神庙的所在地,距离古吉拉特邦梅赫萨纳区的艾哈迈达巴德市约97公里。
该项目是首个通过绿色能源实现农村居民自力更生的示范项目,其愿景是通过“太阳神的神力”(太阳能)来为太阳神庙和整个村庄供电。
古吉拉特邦政府能源和石化部首席秘书马姆塔·维尔马(Mamta Verma)表示,这个项目背后的灵感是,既然莫德拉的庙宇是太阳神庙,那么这个城镇和社区的全部能源应该来自太阳能。
太阳神庙现在完全依靠太阳能发电来进行3D灯光秀,其房舍依靠太阳能供电,停车区也拥有电动车充电桩。

可再生能源储存
在房屋屋顶、公立学校、公交车站、公用事业大楼、停车场,甚至在太阳神庙的房舍中,都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板。莫德拉村还受益于附近苏吉扬普瓦村(Sujjanpua)的6兆瓦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农村用电量只有1-2兆瓦,多余的电力被输送到电网中。
古吉拉特邦电力有限公司首席项目官拉金德拉·密斯特里(Rajendra Mistry)解释说:“整个项目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个是我们的地面安装6兆瓦项目;第二个是15兆瓦的蓄电系统;第三个是安装在1300户人家屋顶上的1千瓦发电板。”
他表示,屋顶发电板产生的电力首先供给村民使用,多出来的电再回到电网。

整个项目由印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政府出资,预计费用为970万美元。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第一个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村庄。
古吉拉特邦电力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维卡尔普·巴德瓦杰(Vikalp Bhardwaj)说:“即使在夜间,村民所消耗的能源也来自于太阳能组件,这在印度是首创,也是这个项目的特色。”

展望未来
这一示范项目有望为解决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瓶颈问题提供学习机会。如果被证明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该项目计划在古吉拉特邦的其他农村地区进行复制。
德瓦杰说:“这类项目对印度的其他村镇来说是一个示范项目。同样,其他村镇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在能源需求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正如阿莎本总结的那样,“我鼓励其他村庄也使用太阳能,因为它在各方面都有好处,既省钱又省电。”

42岁的丧偶妇人格蒂·卡拉什斑(Gadei Kailashben)是古吉拉特邦莫德拉(Modhera)太阳能村的居民。她靠微薄的农业收入养家糊口。政府在她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大大缓解了她家庭开支的压力。
她说:“以前没有太阳能的时候,我不得不支付巨额的电费,接近2000印度卢比(约合175元人民币)。但是,随着太阳能的安装,我家电费现在是零。从冰箱到洗衣机,我家里的所有电器都靠太阳能供电。我现在连1卢比的电费都不用付了。”
“多出来的钱现在都存在我的账户里。我把这笔钱用来支付日常的家庭开支,以及我孩子的教育。”

可再生能源成为收入来源
改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使村民们能够使用更多的家用电器,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而不必担心电费,而且可再生能源还成为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38岁的阿莎本·马亨拉巴(Ashaben Mahendrabha)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同一个村庄。她说:“我们在农场工作,以前要为农业支付巨额电费。自从我们村里安装了太阳能,我们现在省下了很多电。早些时候,我们的电费大约是2000卢比。现在账单是负数。”
由于用电少于太阳能发电,阿莎本不仅省下了过去需要支付的电费,而且产生的多余电力可以卖回给电网,她因此得到了报酬。

她说,“当项目团队第一次向我们提出太阳能的想法时,我们并不理解这个概念,所以我们拒绝安装。我们不识字,不了解什么是太阳能。但是,慢慢地,团队让我们了解了太阳能的概念和优势,以及我们将如何节省电力和金钱,然后我们对太阳能产生了兴趣。”
六个月前,同一村庄的甘维(Gadhvi)一家在他们房子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
甘维认为,这个项目不仅让他们省下了电费,而且节省下来的钱将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舒适。
他说:“以前我们的电费是3000卢比,而在使用太阳能后,现在是零。这些太阳能板让全村受益。所有的机构,如学校,公共机构都受益于村里的太阳能发电。现在我们不需要额外的电力,所有屋子都靠太阳能供电。”

他感叹道:“这些省下的钱就像是我们养老退休金。我们真的很高兴”。
甘维的妻子苏拉本(Surajben)满脸笑容,急于向其他村庄推荐太阳能。她说:“如果这种太阳能板能在全国范围内安装,那将是非常有利的。感觉就像太阳神通过它的光芒为我们提供能量。我们莫德拉村所获得的好处应该会惠及整个国家。”
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参观这个太阳能示范村时与莫德拉村的村民进行了交谈,他对政府和村民的努力表示赞扬。
他说:“在1000年前建造太阳神庙的地方,矗立起一座新的太阳能庙。事实上,太阳能正在改变这个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带来更多的繁荣。但同时,也为拯救我们的星球,使其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来自太阳神的灵感
莫德拉村是古吉拉特邦标志性的太阳神庙的所在地,距离古吉拉特邦梅赫萨纳区的艾哈迈达巴德市约97公里。
该项目是首个通过绿色能源实现农村居民自力更生的示范项目,其愿景是通过“太阳神的神力”(太阳能)来为太阳神庙和整个村庄供电。
古吉拉特邦政府能源和石化部首席秘书马姆塔·维尔马(Mamta Verma)表示,这个项目背后的灵感是,既然莫德拉的庙宇是太阳神庙,那么这个城镇和社区的全部能源应该来自太阳能。
太阳神庙现在完全依靠太阳能发电来进行3D灯光秀,其房舍依靠太阳能供电,停车区也拥有电动车充电桩。

可再生能源储存
在房屋屋顶、公立学校、公交车站、公用事业大楼、停车场,甚至在太阳神庙的房舍中,都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板。莫德拉村还受益于附近苏吉扬普瓦村(Sujjanpua)的6兆瓦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农村用电量只有1-2兆瓦,多余的电力被输送到电网中。
古吉拉特邦电力有限公司首席项目官拉金德拉·密斯特里(Rajendra Mistry)解释说:“整个项目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个是我们的地面安装6兆瓦项目;第二个是15兆瓦的蓄电系统;第三个是安装在1300户人家屋顶上的1千瓦发电板。”
他表示,屋顶发电板产生的电力首先供给村民使用,多出来的电再回到电网。

整个项目由印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政府出资,预计费用为970万美元。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第一个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村庄。
古吉拉特邦电力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维卡尔普·巴德瓦杰(Vikalp Bhardwaj)说:“即使在夜间,村民所消耗的能源也来自于太阳能组件,这在印度是首创,也是这个项目的特色。”

展望未来
这一示范项目有望为解决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瓶颈问题提供学习机会。如果被证明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该项目计划在古吉拉特邦的其他农村地区进行复制。
德瓦杰说:“这类项目对印度的其他村镇来说是一个示范项目。同样,其他村镇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在能源需求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正如阿莎本总结的那样,“我鼓励其他村庄也使用太阳能,因为它在各方面都有好处,既省钱又省电。”
